中國的乳業行業正在面臨著重大挑戰。
由于進口大包粉的沖擊,近年來,國內奶牛養殖業跌入低谷期,倒奶、殺牛現場不時上演,西部牧業 、原生態牧業和現代牧業等上市公司也紛紛陷入連續虧損境地。
伴隨著近些年中小牧場的不斷退出,奶牛數量的銳減,意味著原奶的基礎體量比原來收縮了50%多,這對于一個行業來說,整個根基變得不穩。乳業的上游奶源供給事實上已經出現危機。
近幾年,隨著蒙牛、伊利國際化布局,以及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增長,國內乳業上下游都存在巨大競爭壓力。這導致的直接后果是進口奶、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持續增加,本土大量中小牧場退出產業領域。
奶源危機
自2008年以后,國內乳企都在自建、自控奶牛養殖牧場,雖然從源頭上保證了奶源品質,但同時也讓不少企業背上較重的財務負擔,輝山乳業危機就是較好的注腳。
為此,業界不斷思考,乳企如何能夠在用較少資金的情況下,較大程度地撬動養殖行業崛起,從而起到“一兩撥千金”的作用。
現代牧業、輝山乳業類似的全產業鏈乳企,養殖頭數達到了20萬頭,當然這些乳企資本驅動做得也非常好。但隨著整體快速推進,其實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分化階段,就是上游的中小牧場在大量退出,大型牧業巨額虧損。
三聚氰氨時,是上游的奶源品質不好。現在,品質好了,養牛的卻在減少,或者養牛的都在虧損。這影響到了產業的根基,發展出了問題。
當一個產品依賴進口的時候,那價格就容易出現大幅上漲。現在雖然蒙牛、伊利、光明品牌做得非常好,但中小牧場在退出、大型牧業在巨額虧損,如果產業鏈條持續不下去,上游的奶源出現短缺,又會回到中國乳業2000年前后的狀態,歷史又一個輪回,全國上下高喊得奶源得天下,卻也得花巨資和時間重新建立奶源。
沒有奶源,乳粉、牛奶就沒有原料,不可能大部分、長期依賴進口。從農業角度講,這是一場巨大的危機。所以今年1月,由農業部等五部委共同發布的奶業“十三五”規劃,第一次明確奶源戰略定位,為食品安全標志性產業,現代化代表性產業等。其中就明確提出,到2020年,中國乳業奶源自給率、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%。中小牧場的轉型升級仍將是今后五年國內牧業發展的核心主題。但目前奶源自給率已經遠遠低于70%,在60%左右,前兩年在80%,下降快速非常快。
定價權保衛戰
客觀來講,中國乳業需求還在增加。雖然這幾年增長在放緩,但還是在增長通道中。供給在下降,需求在增長,空檔就是外資乳企的市場。外資乳企在中國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后,中國乳企的定價權就會喪失。
如果奶源供給越來越少,另一個更關鍵問題是,一線品牌在國內降低奶源基地時,大部分用國外奶源,還能在中國立足嗎?“十三五”奶源規劃出臺很及時,站位也很高,但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扭轉整個行業的趨勢。
就中國乳企來說,原來依托于中國的原料和市場,現在依托國外的原料和中國的市場,因為中國的養殖成本高。那么,中國的牧業就出現失守狀態,以此傳導下一步可能乳業也會失守。那么,就會從跨國背奶粉,轉變為跨國背牛奶。
對于中國目前中小型牧場大量退出的問題,事實上是利益連接機制出了問題。
目前,中國的中小牧場成本高、效率低是普遍現象。一頭奶牛普遍一天的生活成本是140元左右。國外的成本非常低,首先不用圈養,天然牧場,飼料一部分來自天然草場,光這兩方面成本就會下降很多。
傳導至牛奶成本,國內的牛奶成本幾乎比國外高50%。比如新西蘭的牛奶成本是2.6元左右,國內牛奶成本價是3.5元左右,而收奶價格是3.4元左右,所以基本是全行業虧損。而人家新西蘭還能夠有利潤。
由于國外乳品價格非常低廉,加之國內復原乳(注: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牛奶)盛行,乳企都在瘋狂購買進口大包粉,導致國內奶源銷路受阻。僅僅幾年時間,國內奶源就從“供不應求”變成了“供過于求”,長此以往,中國奶源的供應就會被擠壓。
所以,中國乳業的整個上游產業競爭力跟國外乳企沒法比。
牧場成本過高
目前,奶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比并不高,只達0.5%。整個奶業是農業的附屬產業,下游連著加工品牌市場,上游連著種植,養殖,農戶,所以它是一個中軸產業。一度在國際上,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的發達程度,就看奶業、草業,奶業是整個農業現代化的標志。如美國,奶業很發達,草業如苜蓿草、葉脈草種植也很發達,這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,說明這個產業發展很好。
因此,要扭轉這一現狀,就必須解決牧場成本高、效率低這兩個問題,中國的牧業就能生存下來,乳業的基礎就還在。這是一個整體產業設計的問題,比如牧場,首先要有社會化的服務體系,有獸醫中心,繁育中心,供應鏈中心,信息化中心。
國外為什么養殖成本低?因為上述這些中心都已經發展為社會化服務模式,牧場把牧場養殖的事兒做好,養牛的只管養牛,配種的有配種公司,保健的有保健公司,國家會給社會化服務體系大量補貼。雖然是社會化,但國家建起了這一體系,這樣成本就會很低。中國現在是企業辦社會,很多方面比較薄弱,所以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。政府的政策要對接,獸醫要自己養,配種員也要養,成本很高。成本高較終是牛奶的生產制造成本高,喪失了國際競爭力。
客觀上講,因為成本低,國外奶粉價格確實有優勢,國內乳企從國外進口后,企業利潤會做得很好,企業整個年報非常漂亮,但國內牧業的年報就非常糟糕,形成剪刀差。
“整合+托管”牧場模式
其實,在國外看的是整個產業體制,比如乳業的、牧業的,再去看利潤率是多少來衡量。但國內,乳業看乳業的,牧業看牧業的。這樣不對稱狀態下,不管那一邊出了問題,就是中國的乳業產業出了問題。
在以色列一般的牧場,只需做好飼喂和擠奶兩項工作。牧場其他工作如配種繁育、獸醫保健、糞污處理、牛奶檢測、甚至中小牧場的全日糧制作等全部由專業的服務機構完成。以色列奶業協會同奶牛養殖協會、國家繁育中心、獸醫服務中心和區域性的飼料配送中心為奶農提供了完善的服務。
今年,國家層面和以色列簽訂了乳業三年行動計劃,通過引入已以色列管理系統,中國牧場成本、效率會得到有效管控,使得整個乳業根基逐步穩固。目前,這個乳業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地企業就是中鼎牧業。
目前,中國奶牛總存欄中的70%仍處在千頭以下的中小牧場和養殖戶,普遍存在著單產低、效益低、養殖水平低和成本高、風險高、管理難度高的“三低”和“三高”問題,直接制約中國奶業發展。
針對這些問題,我們所嘗試的是通過“整合+托管”牧場模式,提高奶源基地的專業化程度,提升中小牧場的養殖和繁育水平,使牛群比例更加合理,接管牧場后,泌乳牛單產整體提升30%左右,而規模化飼料集中采購使得飼喂成本下降了10%左右,提高了每個牧場的盈利水平。
實際上,我們的殺手锏則是“五統一”,即供應統一、銷售統一、技術統一、人力統一和財務統一,取消一切中間環節,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。舉個例子,中鼎牧業通過細化分析飼料的綜合成本,保證供應商合理利潤的基礎上,綜合控制成品價格,確保公司與單體牧場相比,采購成本降低10%-20%,有效提升資金周轉效率。
目前,我們正在和國家發改委,農業部溝通,復制類似以色列模式的生產體系和模式,爭取通過引進研發技術和信息化平臺,將目前中國70%的中小牧場上到一個平臺。只不過以色列是國家的整個社會服務體系,中國的設想是由企業來做支撐。
如果這一體系能夠建立起來,全中國的中小牧場都能夠進入一個組織體系,這樣所有的環節水分都會被擠出去。產品的品質提高了,生產效率提高了,成本降低了,國內的牧場、乳品就能跟國際接軌。雖然不可能到同一競爭層面,但可以縮小差距,爭取更多的生存可能。
奶牛養殖企業接連虧損 如何破局“奶源危機”
作者:新東機械發布時間:2018-07-28所屬欄目:行業動態返回列表
原創文章,轉載請保留或注明出處:http://m.xicwy.com/news/hynews/125.html
- 最新資訊
- 2024-03-21總投資30億元,君樂寶這一項目有了新進展!
- 2024-03-21前進集團甘肅傳祁乳業——西部奶業之光
- 2024-03-13探索新模式,皇氏集團與這兩家企業戰略合作!
- 2024-03-132024年,乳業逆襲的四大策略,助你成為市場黑馬!
- 2024-03-13油潤滑輪端正在改變我們的用車習慣
- 2024-03-08新東鮮奶運輸車,讓牛奶“原汁原味”直達工廠
- 熱門資訊
- 2018-07-18你知道牛奶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么?
- 2018-07-28奶牛也要“嬌生慣養”,還得哄它開心
- 2018-07-22奶牛發燒“信號”要重視,不然會讓你損失慘重!
- 2018-07-27奶牛養殖:奶牛不食癥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措施
- 2018-07-27新東奶罐車800公里車程牛奶升溫小于1℃
- 2018-07-27寧波牛奶的修“鮮”之道
產品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