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"以前我們每天要扔掉近20%的牛奶,因為運到加工中心時已經超標了。"古爾瑪技術總監拉杰什·庫馬爾站在新安裝的銀色罐體前坦言,"現在從擠奶到4℃保鮮只用90分鐘,損耗直接降到了5%。"這款通過農業部鑒定的冷藏罐采用美國谷輪渦旋壓縮機,配合雙區蒸發板設計,在35℃環境溫度下,能在2.5小時內將15噸生鮮乳從35℃降至4℃,比ISO5708標準快30%。
熱帶工況下的技術適配
印度濕熱氣候曾是進口設備的"試金石"。某歐洲品牌制冷罐因冷凝器頻繁結垢,使用壽命不足兩年。而天潤新東的聚氨酯整體發泡保溫層(厚度≥80mm)經受住了98%濕度的考驗,24小時溫差僅0.8℃。"我們的激光焊接內膽沒有弧坑,"庫馬爾用手指輕撫罐內壁,"這意味著用85℃熱水清洗時不會出現焊點開裂,清洗劑殘留率低于0.3‰。"

更令印度客戶驚喜的是設備的數字化升級。基于西門子IP54防水電柜的控制系統,不僅實現制冷、攪拌、清洗全流程自動化,還接入了牧場物聯網。"現在手機上就能看到奶罐實時溫度曲線,"古爾瑪場主普里亞·梅赫塔展示著平板電腦上的數據,"當罐內溫度波動超過0.5℃,系統會自動調整壓縮機功率,同時向我的手機推送預警。"
成本曲線的顛覆性重構
印度乳業協會數據顯示,使用天潤新東設備后,每升牛奶的制冷能耗從0.12元降至0.08元,設備投資回收期縮短至18個月。更重要的是,CIP自動清洗系統將單次清洗時間從4小時壓縮到1.5小時,清洗劑用量減少40%。"這意味著我們每天能多擠兩輪奶,"庫馬爾計算著收益,"相當于設備每年額外創造12萬盧比的產值。"

隨著首批50臺9GRW系列設備在欽奈港裝船,天潤新東在印度市場的裝機量已突破300臺。公司國際部總監陳明遠表示:"我們正在為印度客戶開發適配其電網波動的智能穩壓系統,同時在孟買建立區域備件中心。"這種本地化深耕策略,讓這家中國企業在全球乳業冷鏈升級浪潮中占據了有利身位。
當夜幕降臨德干高原,古爾瑪的制冷罐仍在低噪運行。罐體外壁凝結的水珠在月光下閃爍,仿佛在訴說著南亞乳業正在發生的"冷"突破。而這場突破的主角,正從東方崛起。
關鍵詞:牛奶制冷罐、天潤新東、印度乳業、保鮮技術、冷鏈升級